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推进学校课程思政建设和新工科、新医科、新文科、产教融合建设,促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融合创新发展,引导学校教师潜心教书育人,打造高校教学改革的风向标,全面提升课堂教学质量,掀起全员开展教学创新改革的浪潮,评选优秀教学团队、优秀课程参加省级及以上高校教师教学大赛,现决定举办学校第八届教师教学大赛,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大赛主题
“匠心磨课、一师一优课”,做到精磨每一堂课、推动教学创新、打造一流课程。
二、大赛目标
紧扣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主题,深入推动高等教育教学改革,有效助力“四新”建设。带动全校教师开展磨课活动,全面提升课堂教学质量。充分发挥大赛的示范引领作用,全面推进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同向同行,精心打造高校教师教学创新标杆展示与交流平台。
三、比赛分组和参赛条件
(一)比赛分组
大赛按照“四新”建设、基础课程、课程思政、产教融合等领域和参赛教师专业技术职务等级分组,设6个大组,每组下设正高、副高、中级及以下3个小组,共计16个小组:
第一组为新工科组(正高组、副高组、中级及以下组);
第二组为新医科组(正高组、副高组、中级及以下组);
第三组为新文科组(正高组、副高组、中级及以下组);
第四组为基础课程组(正高组、副高组、中级及以下组);
第五组为课程思政组(正高组、副高组、中级及以下组)
第六组为产教融合组。
(二)参赛条件
1.坚持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忠诚党的教育事业,师德高尚,师风优良,热爱学生,为人师表。
2.全校所有在职教师均可参加。参赛的本科课程,主讲教师近5年对课程讲授2轮及以上;参赛的专科课程,不设年限限制。参赛以个人或团队形式报名,如以团队形式参赛,团队成员包括1名主讲教师和不超过3名团队教师。
3.参赛教师应保证教学创新设计相关材料的原创性,不得抄袭、剽窃他人作品,如产生侵权行为、涉及知识产权纠纷、或有任何不良信息内容,一律取消参赛资格。如引起知识产权异议和纠纷,责任由参赛者承担。
四、赛程安排
(一)各教学单位初赛阶段
各教学单位自行组织院级初赛,摸排所有课程,所有授课教师均需以磨课的形式参加院级比赛。院级初赛完成后,各教学单位择优向学校推荐校级预赛名单。
(二)校级预决赛安排
(三)参赛教材材料要求
1.本科层次
(1)申报书:申报书(见附件2-1),字数不限,能填尽填。
(2)教学创新成果报告(或课程思政创新报告)。
教学创新成果报告应基于参赛课程的教学实践经验与反思,体现教学创新成效。聚焦教学实践的真实“问题”,通过课程内容的重构、教学方法的创新、教学环境的创设、教学评价的改革等,采用教学实验研究的范式解决教学问题,明确教学成效及其推广。课程思政创新报告应立足于学科专业的育人特点和要求,发现和解决本课程思政教学过程中的真实问题。报告包括摘要、正文,字数4000字左右为宜。教学创新(或课程思政创新)成果的支撑材料及目录详见附件2-2。
课堂教学实录视频及相关材料。实录视频为参赛课程中两个1学时的完整教学实录,具体要求详见附件2-3、2-4。与课堂教学实录视频配套的相关材料包括:参赛课程的教学大纲、课堂教学实录视频内容对应的教案和课件,其中教学大纲主要包括课程名称、课程性质、课时学分、学生对象、课程简介、课程目标、课程内容与教学安排、课程评价等要素。
专科层次
(1)选手推荐表(见附件3-2);
(2)参赛课程教学大纲电子版。主要包含课程名称、基本信息(课程性质、教学时数、学分、学生对象)、课程简介、课程目标、课程内容与教学安排、课程评价、建议阅读文献等要素;
(3)参赛课程教学设计方案汇编本电子版(16个学时);
(4)16个教学节段目录电子版;
(5)课堂教学节段PPT电子版。与16个学时教学设计方案相对应的16个课堂教学节段的PPT。
五、奖项设置
(一)个人奖
校级比赛拟设特等奖1名、一等奖3名、二等奖5名、三等奖9名、优秀奖若干名,共五个奖项。具体奖项数量根据《云南经济管理学院教师教学竞赛管理办法(试行)》调整。
(二)优秀组织奖
根据各教学单位参赛组织情况和获奖情况等综合评定优秀组织奖1~2个。
(三)根据校级决赛结果择优推荐教师参加省级教师教学大赛。
六、其他事项
(一)请各教学单位按要求尽早启动比赛事宜,指导参赛教师提前准备各参赛阶段资料。
(二)由于评审过程为盲审,请各位教师交的比赛材料中不要出现学校、单位、个人姓名等信息。
(三)联系人:张 玉 杨 航(材料组)
王星星 张晓艳(摄制组)
附件:1.大赛校级初赛推荐名单汇总表
2.本科比赛相关表格
3.专科比赛相关表格
教学工作部
2024年10月21日
下载信息 [文件大小:1409 KB 下载次数: 次] |
![]() |
Copyright 2023 云南经济管理学院 - 教学工作网 All rights reserved
昆明校区:云南省昆明市五华区海屯路296号 安宁校区:安宁市职教园区麒麟路17号 滇ICP备05007082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