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教学工作网  >>  综合新闻  >>  浏览文章

🥇国 一,拿 下‼️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24日       访问:0       编辑:教务处


2025“一带一路”暨金砖国家

技能发展与技术创新大赛之

第二届土木建筑智能建造施工技术应用赛项

决赛在重庆落幕

云经管土木工程专业学子胡波春、姚忠兴

荣获本科组全国一等奖

指导教师汪浩、杨旭

荣获大赛组委会颁发的“优秀指导教师”称号

学校被授予“最佳组织奖”

实现了我校在该项国家级高水平竞赛中的

历史性突破

image.png

胡波春(左四)

image.png

杨旭(右二)

image.png

云经管获“最佳组织奖”

“一带一路”暨金砖国家技能发展与技术创新大赛作为金砖大赛平台的重要赛项之一,也是教育部认可的84项全国大学生学科竞赛之一,旨在服务国家战略,推动土木建筑行业向数字化、智能化转型,考查学生在智能建造施工技术方面的综合应用能力与创新思维。

本届大赛吸引了全国800余所院校、近6000名师生参与选拔,覆盖范围从传统土木强校延伸至新兴开设智能建造专业的院校,最终角逐出298支队伍入围决赛。

在决赛现场,2022级土木工程专业胡波春、姚忠兴两位同学默契配合,沉着应战,他们凭借在专业知识问答与识图、施工方案编制与碳排放计算、智能建造虚拟施工以及团队协作等方面的卓越表现,成功摘得本科组一等奖的桂冠,充分展示了我校土木工程专业学子的风采与实力。


01科学备赛:数月艰苦训练铸就硬实力

本次比赛设置了三项核心考核模块,全面检验学生在智能建造领域的综合能力。专业知识与识图模块要求选手掌握土木建筑智能建造专业综合知识体系,能够准确识读各类工程图纸,并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进行施工图的智能识读与数据分析。


施工技术与管理模块考察学生依据工程实际需求科学选材选型、编制施工方案、绘制时标网络图的能力,特别注重绿色低碳施工理念,要求精确计算施工过程中的碳排放量。虚拟施工与信息技术应用模块则要求学生熟练掌握智能建造虚拟仿真系统,通过虚拟技术开展施工模拟,完成施工操作及考核要点。


施工方案编制与碳排放计算模块

图片

智能建造虚拟施工

面对高强度的考核要求,参赛团队制定了科学的备赛计划,并付出了持续数月的艰苦努力。在基础巩固与理论深化阶段,学生们系统梳理了智能建造领域的核心知识体系,反复研读各类工程图纸,做到“手中无图,心中有图”。

在技能专项与模拟实战阶段,学生们深入学习智能建造前沿技术,大量练习施工方案编制和时标网络图绘制,将绿色低碳理念贯穿始终。在虚拟仿真与综合演练阶段,通过海量模拟练习,熟练完成了从施工操作到验收的全过程虚拟仿真考核。

图片

竞赛指导现场

指导团队秉持“以赛促教、以赛促学”的理念,为学生提供了全方位、多维度的指导。指导教师深入研究大赛技术规程,准确把握赛事方向和核心技能要求,为学生精心筛选高质量的学习资源。

通过定期测试和评估,教师团队及时发现问题,进行一对一针对性辅导,确保每位学生都能跟上节奏。学校引入BIM、VR等先进技术,创建逼真的虚拟施工环境,让学生在实践中锻炼技能。


02培养特色:智能引领与产教融合并重

本次荣获国家级一等奖,充分展现了我院土木工程专业“智能引领、产教融合、实战育人”的培养特色。专业直面行业变革,率先构建“人工智能+BIM开发+物联网集成”的智能建造课程体系。大赛要求的智能识图、碳排放计算、虚拟仿真等技能,正是日常教学的核心内容。

学院坚持 “项目驱动” ,教师常年带领学生投身老旧小区改造、道路桥梁设计与养护等真实工程一线,让学生在服务“城市更新”的实战中练就硬实力。专业形成“教学-竞赛-就业”的良性循环。近三年,学生获国家级、省级奖项40项,考研成功14人,就业对口率超90%。

参赛学生胡波春分享道:“这次比赛就像一次专业能力的‘高压检验’。获得一等奖,不仅是对过去付出的肯定,更让我看清了在智能建造领域的兴趣所在。”姚忠兴同学深感:“与搭档并肩作战的经历,让我深刻体会到沟通与协作在工程中的分量。这段经历为我打开了视野,让我对成为一名懂技术、善合作的工程师有了更明确的追求。”

指导教师杨旭表示:“目睹学生夺得一等奖,我在激动之余亦深感欣慰。这份佳绩离不开同学们的全力以赴——即便在奔赴赛场的高铁上,他们仍在专注练习。”“作为指导教师,见证学生摘得全国总决赛一等奖,心中满是自豪。”指导教师汪浩说,“从暑期集中备赛开始,学生便全身心投入训练,常在学校土木综合训练中心机房练到深夜。”

此次获奖是学校长期坚持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强化学生实践创新能力培养的成果。学校将继续以高级别学科竞赛为抓手,“以赛促教、以赛促学、以赛促改、以赛促建”,不断提升人才培养质量。为培育更多适配全球基建“智能+绿色”转型的高素质技能人才,为金砖国家及“一带一路”共建国家的基础设施建设升级与可持续发展注入持久动力。


Copyright 2023  云南经济管理学院 - 教学工作网  All rights reserved

昆明校区:云南省昆明市五华区海屯路296号   安宁校区:安宁市职教园区麒麟路17号   滇ICP备05007082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