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教学工作网  >>  产教融合  >>  浏览文章

云经管“经管青年心向党,挺膺担当建新功”主题社会实践全面启动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26日       访问:0       编辑:教学工作部

青春奔赴山海,实践锤炼担当.今年暑期云经管“经管青年心向党,挺膺担当建新功”主题社会实践全面启动


57支社会实践团队分赴各地开展实践活动,活动聚焦宣讲进基层、乡村振兴助发展、红色基因薪火传、民族团结同心筑、支教服务播希望、健康科普惠民生、文化润泽乡土情、科技创新解难题八大方向开展。从革命老区到边疆村寨,从社区街道到企业车间,经管学子在实践中用专业知识诊断发展瓶颈,以创新方案回应民生需求,经管学子将课堂所学充分融入祖国大地,以实干精神奉献诠释青年使命担当。


重点项目介绍


01 盘活社区空间,共筑活力家园


图片


财经商贸学院围绕“云南省社会经济调查”项目背景开展实践调研,组建“活力社区筑梦队”深入安宁市,聚焦“社区空间资源活化利用与活力提升”主题,探索社区空间优化配置与功能提升的创新路径,力求形成一份高质量调研报告,为安宁市社区服务和基层治理现代化提供科学依据与实操建议,切实实现“调研一个问题、形成一份报告、服务一方社区”,在社区治理一线展现经管青年的智慧与担当。


02 义诊送健康,彝医促传承


图片


医学院“彝医·康养同行”实践队走进楚雄鹿城镇平山村,对社区中老年免费开展义诊服务,活动集医疗服务、政策宣讲、文化调研于一体,将健康与关怀送到每家每户,用实际行动诠释医者初心与担当。义诊过程中同学们还向村民发放了彝医药发展现状与传承策略分析问卷调查,为彝医药文化的保护与发展收集宝贵的一手资料,收获满满。   


03 解码“西梅经济”,助力产业升级


图片


“梅”好乡村数治先锋队奔赴玉溪市华宁县,深度探索西梅产业的“数智化”转型之路。队员们走访了华宁县工业和信息化局,详细了解西梅产业的生产规模、销售渠道、品牌建设现状及面临的挑战。实践重点聚焦数字化技术在西梅营销链条中的应用潜力和落地难点,团队将结合调研数据,分析华宁西梅产业的优势与短板,为当地政府和企业提出利用数字技术提升产业竞争力、拓宽市场销路、增加农民收入的具体策略建议。


04 非遗赋能振兴路,探寻通海非遗文化新篇章


图片


 “走乡村·促振兴”实践队扎根云南省通海县,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蒙古族银饰、高台社火、喀卓歌舞为切入点,深入研究非遗产业化与乡村振兴的协同发展机制。实践围绕品牌形象塑造、文创产品开发、数字化传播三大核心维度展开,挖掘非遗文化艺术的核心,探索传统技艺与现代品牌传播的融合路径,为这项古老艺术注入年轻化、市场化的活力,使其在新时代的文化消费市场中稳稳扎根。


05 数字守护乡愁,为传统民居建档立传


图片


“绿色振滇”乡村实践队深入昆明市西山区杨林港村,对具有重要历史文化价值的“一颗印”式传统民居展开系统性调查。队员们运用数字化测绘技术,对选定民居的建筑结构、空间布局、装饰细节进行高精度数据采集,通过建立详尽的三维数字建筑档案,团队不仅永久留存了这些珍贵民居的现状信息,更精确记录了其形制特点和保存状况,为后续的科学保护、绿色低碳修复、适应性改造以及文化传承活化提供了坚实的数据支撑和决策依据,用科技力量守护乡村文脉。


活动持续开展,活动内容精彩纷呈,教师们正带领学生用专业知识切实服务社会发展。“经管青年心向党”不仅是一句口号,更是融入血脉的行动自觉。是经管学子们以脚步丈量祖国山河,用汗水浇灌理想之花。在实践中坚定理想信念,在服务中练就过硬本领,在奉献中彰显青春价值,践行“小我融入大我 青春献给祖国”的青春使命。


Copyright 2023  云南经济管理学院 - 教学工作网  All rights reserved

昆明校区:云南省昆明市五华区海屯路296号   安宁校区:安宁市职教园区麒麟路17号   滇ICP备05007082号-1